你好!欢迎来到深圳市品慧电子有限公司!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86)-755-2950 0800
当前位置:品慧电子 >> 可穿戴设备 >> 资讯 >> 智能手环VS智能手表:哪一个才是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突破口

智能手环VS智能手表:哪一个才是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突破口


颖特新整理,在苹果推出Apple Watch后,当公众期待Apple Watch上市时,微软在近日低调发布了智能手环Fitness Band,虽然之前曾有过新闻报道,但业内并没有太受关注,而让大家没想到的是,一经售出,线上和线下迅速宣告售罄,而eBay网站所罗列的售价也是原价的两倍以上。这让人不禁陷入思考,这一事件,对于可穿戴设备市场又有什么样的启示。

智能手表曾一直被认为是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敲门砖,所以进入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诸多厂商也多以智能手表作为进入该市场的突破口。例如三星就是典型的代表,但从不到二年时间,三星智能手表已进化到第五代的销量看,效果不甚理想,至于紧随其后发布智能手表的摩托罗拉、LG等由于刚进入市场不久,市场反应及销量仍有待考量。

不过GFK近期针对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调查也许能从侧面反映出智能手表在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趋势和端倪。调查显示,可穿戴设备市场上智能手表并非占据主导地位,且超过三成的用户在 6 个月后就对这些设备失去了热情。尽管智能手表的功能强大,但调查显示其仅占了可穿戴设备市场 11% 的份额。居首的是健康和健身追踪设备,份额达到了 39%。

与此类似,当欲了解智能手表的用户在谷歌里面搜索“Smartwatches are”(智能手表是...)的时候,自动关键词完成提供的最佳反馈结果是:Smartwatches are stupid(智能手表是愚蠢的);Smartwatches are dumb(智能手表是哑巴);Smartwatches are useless(智能手表是无用的);Smartwatches are ugly(智能手表是丑陋的)。即便是近期在业内引起高度关注的苹果Apple Watch,据BI的调查显示,也仅有1/3的iPhone用户会考虑在未来购买。那么为何在可穿戴设备市场会造成智能手表与腕带(手环等)间如此大的差异呢?

首先从价格上看,腕带或者手环类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价格相对于智能手表普遍偏低。这从某种程度上淡化了市场和用户目前对于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价格较高的认识,无形中提升了腕带或者手环类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性价比,这对于目前市场和用户对于可穿戴设备价格偏高这一影响其爆发,甚至普及的最大门槛的消除颇有意义。

其次从功能上看,尽管智能手表被质疑是缺乏实用功能的鸡肋(许多智能手机表复制了手机功能),但是业界一般认为,手环在运动、健康监测上具备使用价值(也是诸多调查得出了用户最在意和最常使用的可穿戴设备的功能),因此消费者对它的认可度,明显高于智能手表。关键是在这之中,腕带和手环类产品有效地避开了智能手表陷入的与智能手机相比功能上重叠的尴尬。而这也是在相关调查中,市场和用户不知道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的最大卖点在哪里的疑惑。

第三从获得市场关注的智能手表看,尽管功能很重要,但其设计(影响到外观)仍是影响市场和用户不可或缺的因素。比如备受好评的摩托罗拉的Moto360,而苹果Apple Watch发布之时遭遇诟病最多的就是它的设计,为此,甚至有业内分析认为,智能手表要想成功,设计成为决定性的因素。而与智能手表相比,由于产品形态所限,设计或者说外观的因素在市场和用户心目中被大大弱化,这也使得有意进入该市场的厂商减少了进入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难度。

第四从微软发布的智能腕带Band支持跨平台(支持iOS、Android及WP)看,腕带及手环类可穿戴设备的竞争方式更加开放,而开放就意味着会吸引不同平台的用户来使用这个设备。相比之下,目前智能手表市场的竞争似乎仍在沿袭智能手机市场各自阵营为战的方式,苹果Apple Watch自不必说,目前的Android Wear虽有意在未来支持苹果的iOS平台,但至少目前并未成为现实。

当然,我们在此并非认为初期的热卖就一定能证明微软智能腕带Band在未来一定会大获成功,只是借此探讨目前的可穿戴设备市场最为可行的发展路径。即智能可穿戴设备究竟应该以什么样的产品形态、功能、价格及竞争方式才能在未来将这个市场做大。至少从目前看,以智能手表作为突破口的方式值得反思。

用户评论

发评论送积分,参与就有奖励!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发表评论不能请不要超过250字;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热门推荐

    联系品慧电子
    • 电话:+86-0755-2950 0800
    • 传真:+86-0755-2973 8675
    • 微信:联系客服
    • QQ:800009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