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产业台风刮起
所谓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上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带来很大的转变。
根据IDC数据显示,2014年,全世界范围内将超过1900万个可穿戴设备,这是2013年的3倍,从现在到2018年,可穿戴设备的装运量将产生78.4%的复合年增长率,最终在2018年达到1.119亿元的世界运载量。
国内市场领域,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达到9亿元,较上年增长80%,预计2014年,中国市场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持续放大,达到22亿元。
从市场需求方面来看,美国消费电子协会的最新调查显示,在未来12个月内,具有专用可穿戴健身设备购买意愿的消费者为13%,相比去年同期的3%翻两番。
在我国,百度发布的可穿戴设备用户研究报告显示,有九成用户有意购买可穿戴设备。由此可见,可穿戴设备的需求及规模正在持续放大。
随着Google Glass(谷歌眼镜)、Pebble智能手表、Jawbone Up(卓棒智能手环)等一系列明星产品的横空出世,可穿戴设备日益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的新宠儿。
从全球市场看,谷歌、苹果、三星等各大科技厂商均提前布局可穿戴设备领域,中国国内也有百度、盛大等公司牵头,掀起一场可穿戴革命。目前,可穿戴设备主要有手表、手环、眼镜、戒指、钱包、健康外设等多种类型。